乡土中国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作者:subond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关键词:礼俗社会,差序格局、男女有别、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社会继替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便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村落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且村落之间也相对孤立,具有某种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村落里的人口流动率较小,村落间的往来也较少,无非是谁家的女儿嫁到邻村做媳妇,谁家的儿子入赘到别的村子做了女婿。然而,这一点在父系家族制下又显得微乎其微。说到底,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村落里的孩子都是在人家的眼里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从小看惯的。
社会学里定义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项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常常称为礼俗社会,后者称为法理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就是这种礼俗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空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种感觉。“学”是和陌生的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熟悉感。也只有在熟悉的社会里,我们才能得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恰恰是现代社会的阻碍。
乡土社会正是从熟悉里得到信任。然而现代社会却是陌生人的社会,是基于法理的社会,签个字、画个押才是社会的正常办事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迁,乡土社会里的这种信用也正在逐渐丧失,即是在乡村社会,这无疑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成本。】
费孝通还提到了乡土社会里“孝”的概念。孝是什么?孔子在《论语》里将孝最终归结到“心安”两字,即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乘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这都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司机拉住刹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懂得如何避让汽车,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就像城里的小孩到了乡下不会捉蚱蜢一样,也都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因为没有遇到过这种局面,而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就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常识问题。因为乡下没有发生这个场景的条件,所以也不能算是常识问题。】所以说,至多这样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就是知识及知识所能运用的场景的问题。】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含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也包含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人靠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仅可以累积自己的经验,而且可能够学习别人的经验。
熟人的乡土社会正是靠着这种不断累积的经验,一代传给一代,心口相传。这才是导致乡土社会里文字发展的困难,造成乡下人的“愚”,甚至某些地方的方言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只能通过发声一代传给一代。所以,乡土社会是没有“文字”的社会,但却是有“语言”的社会。
一个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是不同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也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就连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都在同一方式上反复重演。
乡土社会是具有差序格局的社会。所谓差序格局就像把一块石头投到平静的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我们社会所发生的亲属关系就像这个石头投出来的波纹。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关系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关系。每个人的圈子都有一个“己”作为中心,各个圈子的中心各不相同。
同时,这种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个富有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每个人在某一时间在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人们争的的权,差序格局社会里讲的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费孝通还讲到乡土社会所讲的人伦正是这种从自己推出去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主义下具有两个观念,一是平等观念,表示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个是宪法观念,表示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那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而自我主义,是一切价值都以“自己”作为行为中心的自恋主义。【自我主义,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来源。】
注:这一段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与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所讲的国家的产生与法律的来源是一致的。同时,在宗教里也讲求这种公平公正。耶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不惜公开不承认自己的养育父母。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生:人人都是神的儿子,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在神面前都是一样的,享有同样的权利,即为平等;而神对待每个孩子也是同样,有教无类,即为公正。这正是团体社会的特征。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自我主义由内向外的推出来的思路。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以自己为中心从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个圈子而已。
差序格局里,公和私也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内看都可以说是公的。说到公家的,差不多的就是说大家可以沾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
家庭是一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是它的结构,生育是它的功能。家必须是延绵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在父系原则下,家庭或家族中的主轴是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向的,不是横向的。夫妇成了配轴。这就形成了乡下的这种情景:一起早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情,没有功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留在家里守着老婆,是没出息的表现。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
两种文化模式: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亚普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浮士德式的文化则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变。
用上面的两种文化模式来了解不同社会的感情定向,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因为男女有别,造成了乡土社会里的男女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从爱情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合作体制的爱情。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基于男女有别的性别基础所作出的合理选择。一个男人可以和这个女人共度一生,养育子女;同样的换做另一个女子,也可以共度一生,养育子女。其幸福度都是一样的,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这不过是各司其职而言。
然而,现代社会却是浮士德式的。在相异的基础上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在不断创造中求统一。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永远不会完成,重要的就是这个求同的过程。【这就是爱情永恒的秘密,没有永恒。】
浮士德式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要得到的就是这个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在乡土社会里这种浮士德式的精神是不允许存在的,它必须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稳定的社会。
论权力的人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于社会合作的一方面。前者称为暴力权力,其基础是大一统和帝制;后者称为同意权力,其基础是社会契约。
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新陈代谢。乡土社会是稳定的,是熟人的社会。一个新人来到乡土社会,总要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够在礼的规范下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时,新人经验的获得也来自乡土社会的长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这个意思:三个人(虚指,意为多个人)者总有一个比我年长的,而他的经验总是可以为我所学,是为师焉。在稳定的乡土社会里,一个人一生所遇到的问题大致都是类似的。一个年长的人先遇到某些问题,年幼的人自然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过来人的经验。久而久之,年长的人所获得经验通过累积,形成了长老权利。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由于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而来自外边的“陌生人”在血缘和地缘所形成的乡土社会中找到了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即街集贸易。
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寄籍在血缘性社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可以当场清算,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商业就在这种血缘之外发展的。
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并不是静止的,只是变动的速率比较慢而已(与现代社会相比)。社会中不同的变动速率形成了不同的变动方式。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也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旧的生活方法有了习惯的惰性。但是,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成的,必须有人发明,或者向其他文化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与此同时,也会有“英雄”出现,带领人们完成这一社会变迁。这中间所产生的权力就是时势权力。
当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称这个社会是安定的;当社会变迁不能够被社会继替所吸收的时候,称这个社会是混乱的,或动荡的。
这就是改革与革命的区别。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阶层如果能够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个社会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混乱。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的上,才不至于发生流血的革命。
经典语录: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 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维护礼这种规范的就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地方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用外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