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何来》笔记
人与人之间终生的相互依赖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归属于某一群体,当我们有所归属时——当我们感到被一种亲密的关系所支持时——我们会更加健康和快乐。
根据威廉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即使在虚拟世界(网络社会),被一个永远不可能见面的人拒绝,也会引起挫折感。被排斥,是一种实在的创伤。
1.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什么因素使一个人喜欢或爱另一个人呢?
对多数人来说——也包括你——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喜欢和爱情呢?不见面使彼此的心更加炙热,还是“眼不见,心不念”呢?是因为喜欢而吸引,还是因为吸引而喜欢呢?是性格上的互补,还是性格上的相似呢?
其实,最初的人际吸引包括四个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欢的感觉。
1.1 接近性
心理学释义:
接近性,即地理上的接近,更准确地说是“功能距离”可以有效地预测喜欢。
社会学家已经证实,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同一个社区、或在同一个公司或单位工作,或曾在同一个班里上过课的人。环顾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结婚的话,他或她也很有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学习在步行范围之内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找相对熟悉的人谈恋爱,因为满足可接近性,这也是半熟人社交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这指示我们:如果我们在某一场合与某个人有过短暂的交流,那么下次再遇见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大方的认识。消除自我服务偏差之后,”你对他“和”他对你“的印象其实都一样,如果对方没有认出你,那么一个简单而大方介绍也是很好的社交礼仪。】
如果你有一个孪生同胞,他已经和某人订婚,你(有那么多地方和他相似)难道不会觉得自己也会爱上那个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莱肯和特利的猜测,浪漫的爱情常常更像雏鸭的印刻,只有是经常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会爱上几乎是任何一个与我们自己有着大致相同人格特征并且会回报我们感情的人。
那么,为什么接近性会诱发喜欢呢?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易得性,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对相互交往的预期和曝光效应。
接近性能使人们发现共性并交换回报,更重要的是,仅仅对相互交往的预期就可以引发喜欢。
预期的喜欢——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和容易相处的——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
曝光效应违背了我们通常对厌倦的预测——重复听到的音乐和反复吃的食物会引起厌倦——兴趣减低。然而,人际关系中的曝光效应却相反——人们总是喜欢对自己感觉良好、而且一般来说,我们都是这个样子。
曝光效应有助于我们的祖先把熟悉的或安全的事物,与不熟悉的或不安全的事物区分开来。它使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带上有色眼镜:我们喜欢熟悉的人,熟悉诱发了喜欢。
1.2 外表吸引力
在约会中,你看重的是对方的那些特质呢?诚实、美貌、个性、幽默、还是谈吐?
要说美貌不重要,那只不过是我们拒绝承认现实而已。事实上,美貌的确是一种财富。不管大家喜欢与否,的确存在这样的事实:一个位年轻女士的外表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她约会的次数,而以为男士的外表吸引力对他约会次数的预测力要略小一些。
相比于男性,更多的女性表示,他们宁愿选择一个相貌平平但很热忱的配偶,而不是一个外表好看却很冷淡的人。【so,相貌平平的男生还是很有市场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性格。】
整体上来说,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于因外表而爱上女人。——哲学家罗素
那么,外表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我们的吸引了呢?人们是更喜欢那些具有较高自尊或较低焦虑感的人,还是喜欢那些在性格内向或外向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呢?
爱情中的匹配理论和刻板印象
伯纳德·默斯坦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人们在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の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这就是爱情的匹配理论,两个人的能量差不多,才能势均力敌。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明智的婚姻,那就跟你相匹配的人结婚吧。——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爱情中的匹配理论并不单指某一方面的匹配,而是一种综合的匹配。也许你会想,有些夫妻或情侣的吸引力并不匹配,但他们却很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吸引力较差的一方常常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可以对自己的外表进行补偿。每一方都把自己的品质拿到社会市场中,对各自品质的价值进行合理匹配。
这种品质匹配现象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年轻貌美的姑娘通常会嫁给一个社会地位较高的年长男人。【这或许是男人的一点优势吧,一个男人所拥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他求爱的资本。】
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是应了埃里克·弗洛姆的这句话。
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数东西。——埃里克·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
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糟心,但竟无力反驳的一句话。
外表吸引力究竟如何影响了我们?为什么人们中是美的东西分外喜欢?这就是”巴特·辛普森效应“——大多数人都认为,长相一般的孩子,他们的才干和社交技能都不如那些漂亮的同龄人。这也是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
谁更具有吸引力
戴安娜王妃,她以自己的年轻、美貌、爱心、平民化深深地打动了英国人。
我们说吸引力很重要,是在假设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来谈论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外表的吸引力都比其他任何特质更重要。
“大多数人——至少那些没有整过容的人——会继续相信,在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方面,外表的吸引力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整过容的人来说,则很难否认或低估外表对吸引力在他们生活中的产生的影响——事实上,即使这种变化是往好的方向,它也会令人不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吸引力的人和无吸引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很可能来自自我实现的预言。【看看那些大街上到处撩妹的男生就可以发现,有些人长得并不怎么样。】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严格来说,吸引力指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所发现的任何具有吸引性的特征。但是,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完美的平均。【对的,相貌80分,厨艺80分,性格80分,价值观80分等等,远比一个相貌100分的人更具备吸引力。】
吸引力的对比效应
什么对你是具有吸引力的?这还取决你自己的比较标准。看到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同性之后,人们会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而看到一个相貌平平的同性之后,我们不太会产生这种感觉。所以,对比效应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知觉过程。
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一个女孩爱一个男孩时,她就会觉得他的外表越来越有吸引力。而且,人们爱得越热烈,他们就越不觉得任何其他异性吸引人了。
我们不仅会认为有吸引力的人是讨人喜欢的,而且会认为讨人喜欢的人是有吸引力的。
1.3 相似性与互补性
物以类聚吗?
对于相似性与喜欢的关系,我们需要弄明白其因果关系:到底是相似性导致了喜欢,还是喜欢导致了相似呢?相似产生喜欢,即如果你喜欢自己,就会可能与一个同样喜欢你的人结为伴侣。
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与我们关于善恶的观点一致,他们与我们关于敌友的观点一致······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以及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追求的人。——亚里士多德
相似性也产生了满足感。当你发现某个独特的人与你拥有相同的想法、价值观和愿望时,当你发现心心相印的伴侣与你喜欢一样的音乐、一样的活动甚至一样的食物时,你就会更加确信这一点。
最有吸引力的人是那些最像我们的人
不同的态度对喜欢的抑制作用甚于相似态度对喜欢的促进作用。“态度一致性”有助于人们促进和维持亲密关系,也能够导致同伴高估他们态度的相似性。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喜欢通常是相互的
接近性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为谁所吸引,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
一般来说,男性会对对自己感兴趣的女性感兴趣,而不是对拥有修长美腿的女人感兴趣。——玛琳·戴德丽,美国女演员
发现一个有魅力的人真的喜欢你,似乎能唤起一种浪漫的情感,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感觉。
自尊与吸引
对于一些自尊心受到暂时打击的人,他们极为渴望获得社会承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在一次自尊遭受很大的创伤的拒绝之后,会表现出反弹行为——陷入充满激情的恋爱当中。
另外,还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就是: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任务。【其实,就是一个人逐渐得到了认可,并向他人证明了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爱人眼里才是完美无缺的。——安迪·鲁尼
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就是说,爱人就是那个既能欣赏你的优点,也能接纳你的缺点的那个人。其实,对于自己也应该这样。
1.4 被喜欢的感觉
”我喜欢卡罗尔,因为她热情、聪明而博学。”这种对于喜欢的解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自己。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时,更为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我喜欢卡罗尔,是因为跟她在一起的感觉如何如何”。【因为他人的某些的个性或性格而喜欢,只是基于对方而言,而忽略了我们自己,也忽略了关系中的汇报。更好的一种喜欢恰恰是两个人对于这段关系的付出和回报,即体现在我们在一起的感觉。】
这就是吸引的回报理论: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回报有关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成本,那我们就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种关系。
我们不仅乐于跟那些能带来报偿的人交往,而且根据回报理论的第二种原则,我们还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往。【那是当然了,人都是寻求开心喽,谁没事喜欢找罪受啊。】
联系—喜欢与联系—不喜欢
如果你希望维系与伴侣的关系,那么你和你的伴侣都要继续把你们的关系跟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接近性。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表露自己,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进双方去发掘两个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决定吸引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外表吸引力。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大体上与自己吸引力相当的人。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因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设。
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所谓,三观合才是两个人恋爱的基础。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爱;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我们喜欢那些能带给我们带来回报,或者那些与回报事件相联系的人。
2.什么是爱情
那些影响起初我们对他人喜爱与否的因素——接近性、吸引力、相似性、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以及其他一些回报性的特质——也会影响到我们长期、亲密的关系。约会双方很快形成了对对方的最初印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长期交往提供了基本线索。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但是,长期的爱情并不仅仅是初识好感的延续和增强。
爱情的三角理论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不等长)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之爱 是动人的、兴奋的、强力的爱,就是那种 “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就像其他激动的情绪一样,激情之爱也包含着情绪的急转突变,忽而兴高采烈,忽而愁容满面,忽而心花怒放,忽而伤心欲绝。
当你不但是在爱恋着某人,而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时,那种感觉就是激情之爱。
有时候,我们会被别人发好人卡,即那些对我们说“我爱你,但我们并不相恋”。他们到底是要要表达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在说:“我喜欢你,我关心你,我觉得你很棒,但是我觉着你对我来说不具有性吸引力。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感受到的是友谊之爱”,而不是激情之爱。
为了解释激情之爱,哈特菲尔德指出,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哪一种情绪,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唤醒状态如何进行归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激情之爱就是由于我们在生理上被有吸引力的人所唤醒而知觉到的心理体验。【一种愉快、浪漫的心理体验】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紧张,心跳加速的心理反应可以让两颗相爱的心更近了,其实,只是我们分不清那是完全的心理反应,还是爱情体验。所以,和伴侣共同完成一项提高激活水平的活动,可以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常,我们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前提,但其实并不一定,婚姻也产生爱情。
伴侣之爱 是温馨而相互依赖的爱。如果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就会最终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哈特菲尔德称之为伴侣之爱。
与激情之爱中狂热的情感不同,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恋,就如同真实生活一样。
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马克·吐温
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的而且是互相回报的,那么伴侣之爱就会根植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从而愈久弥醇。
3.如何促进亲密关系
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亲密关系的起伏?
3.1 依恋类型
爱情不仅仅是一种选择的体验,它其实更是一种生物性的驱使。
安全型依恋:具有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容易和别人接近,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对亲密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些关系。不安全型依恋:对他人也不够信任,往往产生较强的占有欲和妒忌心。
所有的爱的依恋中都有一些共有的因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3.2 公平
如果感情关系中的双方毫不考虑对方,而都只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那么友谊就会结束。所以,我们才需要在社会交往中交换馈赠,这被哈特菲尔德称为吸引的公平原则,即你和你的伴侣从情感中所得到的应该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就是人们在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去帮助朋友。爱情亦是如此。那些处于公平的长期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的公正,这种长期公平原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婚姻双方的“资源”往往是相当的,即匹配理论中的势均力敌。
3.3 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侣是亲密无间的。这种关系使人们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并且可以从中知道自己被他人接受的,称为自我表露。
随着相互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自我表露的伴侣越来越多地向对方展现自我;他们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为止。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亲密关系。我们不仅喜欢那些敞开胸怀的人,而且也会向自己喜欢的人敞开我们的胸怀,而且在自我表露之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
【所以,问答分享就是一种自我表露。就像《恋爱先生》中的三十六道问答题一样,实际上是一种跨域恋爱阶段的表现。两个人只有在逐渐认识和相互了解中逐步过渡到自我表露才是合理的,如果让两个陌生人直接进行自我表露,由此产生的喜欢的感觉,更多调用人们自己本身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而已,而且真正中爱情感同身受或完美无缺。】
相反,如果缺乏发展这种亲密关系的机会,我们就会有孤独的痛苦感受。【正如,《爱在》系列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深入而长时间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并爱上一个人。】
最值得信赖的一个结论是,人们之间存在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
亲密关系的发展并不是随之即来的。如果亲密关系立即产生,那这个人就会显得不谨慎和不可靠。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点,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就像涂磊所说的那样,爱情就像和面,两个人在桌子的两头,你拿一袋白面,我拿一袋黑面,你往中间放一点,我也往中间放一点,然后和在一起,直到再也分不出哪是你的,哪是我的,而都是我们的。
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需要一直保持高度注意的面部表情而且总是显得很乐意倾听。对方说话的时候,他们也会时不时地插一句支持性的话语,以此表达自己对交谈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这样的人成为促进成长的听众——他们是真正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接受他人情感的人,以及共情、敏感并且善于思考的人。
当我和好友在一起时,就像跟我自己在一起一样,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塞内卡,罗马戏剧家
其实,这也是爱情和婚姻的基石,那就是一个能让你做你自己的人,并且它以彼此的忠诚为特征。【亦师亦友,如父如兄,如母如女的爱恋】
自我表露也是伴侣之爱带来的快乐之一。自我表露所带来的信任和满足感是最为重要的,正是爱情的精髓——两个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倾诉,从而相互认同;两个自我保持其个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动,为彼此的相同之处而感到愉悦并且相互支持。
自我的交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自我表露可以如此轻易地帮助个体建立对他人的亲密感——在互联网上正是如此。
4.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天长地久。究竟什么因素导致了婚姻的解体,情侣通常如何分手或复合?
我们活得更长了,但爱得更短了。——葛尼斯
相对于集体主义文化(在那里爱情意味着承担责任,人们在意的是”别人会怎样说?“),在个人主义文化(在那里爱情是一种感受,人们在意的是”我自己怎么想?“)中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离婚。个人主义者结婚是”为了我们彼此相爱“,而集体主义者更多是为了生活而结婚。
书中认为离婚的风险有多大同样取决于谁跟谁结婚。符合以下条件的夫妇通常不会离婚:
个人觉得婚前同居有待商榷。婚前同居可以算作试婚,两个人生活习惯的磨合也很重要;需要注意的就是,永远不要奉子成婚,只有该结婚的感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也不能因为生米煮成熟饭而跟一个人结合
所以,基于稳定的友谊和相近的背景、兴趣、习惯和价值观去选择伴侣会比较好。
深入而长久的依恋关系很难快速地分离;分离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研究表明:在数月或数年之后,拒绝别人的爱比自己的爱被拒绝能够唤起人们更多的痛苦。人们的痛苦来自于对伤害他人所感到的内疚。来自于心碎的爱人的执著所引起的不安,也来自于不知该如何做出反应。
真正能够预测婚姻危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非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如果将其变为现实,那么幸福一定是基于爱情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相互情感的不同的构造。
5.亲密关系如何促进健康和幸福感
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圣经·传道书》
亲密关系中的倾诉与幸福感很大的关联,倾诉不仅对身体有好处,对精神状态同样也有助于好处。
为什么已婚的人普遍更加幸福?是婚姻促进了幸福,还是幸福促成了婚姻?答案当然是婚姻促进了幸福,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已婚者更可能享有一种持久的、支持性的、亲密的人际关系,且更少的感到孤独。第二,婚姻提供了配偶和伴侣的角色,这可以提供自尊的额外来源。当我们的个人身份依靠许多基石来支持,那么失去其中任何一个时,它也仍然可以继续挺立。
就像如果我在工作当中陷入困境,那么我可以告诉自己,我仍然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而且归根结底,我的这些部分才是最紧要的。
总体而言,《魅力何来》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亲密关系中异性魅力的来源,既包括初始阶段的吸引,也包括维系亲密关系的各种因素。其中,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而对于第四章和第五章,更多的是那种大家都懂,但在实际中人们往往忽略的一些基本原则。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爱上一个人容易,维系这份爱似乎更难一些。
愿我们都能获得爱,并拥有维护爱的能力。
最后更新于